白蟻危害所造成的損失是驚人的,這些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農作物的危害:壹般來說,白蟻對我國農作物還不是重要的害蟲。但是對經濟作物甘蔗來說危害還是較為嚴重的。其種類主要有:臺灣家白蟻,黃翅大白蟻,黑翅土白蟻,海南土白蟻,臺灣乳白蟻。
對樹木的危害:危害樹木的白蟻種類很多,其主要種類有:新白蟻,堆砂白蟻,家白蟻,樹白蟻,散白蟻,木鼻白蟻,土白蟻和大白蟻,原白蟻等。
對房屋建築的破壞:白蟻對房屋建築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的破壞,特別是對磚木結構、木結構建築的破壞尤為嚴重。由於其隱藏在木結構內部,破壞或損壞其承重點,往往造成房屋突然倒塌,引起人們的極大關註。在我國,危害建築的白蟻種類主要有;家白蟻,散白蟻種堆白蟻等屬。其中,家白蟻屬的種類是破壞建築物最嚴重的白蟻種類。它的特點是擴散力強,群體大,破壞迅速,在短期內即能造成巨大損失。
對江河堤壩的危害:白蟻危害江河堤防的嚴重性,我國古代文獻上已有較為詳細的記載,近代的記載更為詳盡。其種類有土白蟻屬大白蟻屬和家白蟻屬種類的白蟻群體,它們在堤壩內,密集營巢,迅速繁殖,苗圃星羅棋布(除家白蟻外),蟻道四通八達,有些蟻道甚至穿通堤壩的內外坡,當汛期水位升高時,常常出現管漏險情,更烈者則釀成塌堤垮壩。
白蟻能腐蝕白銀。白蟻分泌出壹種高濃度的蟻酸,與白銀產生化學反應,形成蟻酸銀,這是壹種黑色粉末,會被白蟻吃下去。
白蟻遍布於除南極洲外的六大洲,其主要分布在以赤道為中心,南、北緯度45°之間。全世界已知白蟻種類有3000余種,據美國科學家的電腦模擬分析,全球白蟻資源數量人均約占有0.5噸,而以白蟻的個體重量1克為計算,人類擁有的白蟻個體數人均約有50余萬只,確是壹個聳人聽聞的數字,事實確實如此。[5]
我國地處亞洲東部,跨東洋區和古北區兩大動物地理區系,白蟻種類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異常富庶,已知白蟻有4科44屬479種,大多分布於南方,少數出現於華北和東北的遼寧等地。其中危害房屋建築的白蟻種類有70余種,主要蟻害種有19種。白蟻在我國的活動分布主要在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向北漸漸稀少,往南逐漸遞增,全國除新疆、青海、寧夏、內蒙古、黑龍江、吉林等省(區)外,其它省(區)都有其分布記錄。其中,雲南省分布白蟻種類最多(125種),其次是廣東(69種),廣西(67種)和海南(65種),遼寧、北京、山西等省、市分布白蟻種類最少。我國白蟻分布的北界呈東北向西南方向傾斜,最北的分布是在遼寧的丹東和北京地區,至西藏墨脫壹線為界,其東南部是我國白蟻的分布區,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0%。
白蟻食性很廣,其營養物質來源於植物,以植物性纖維素及其制品為主食,兼食真菌和木質素,偶爾也食澱粉、糖類和蛋白質等等。然而,人們也常見白蟻會蛀食人造纖維、塑料、電線,電纜甚至磚頭、石塊、金屬等,它們是以口吐乙酸之類的化學物質來腐蝕、熔化這些物件的。除此之外,也能吞食同壹蟻巢內的白蟻屍體、幼蟻發育中蛻下的舊皮,在外界食料缺乏的情況下,也會吞食蟻卵甚至幼蟻。不過相互吞食不是它們的正常營養方式。白蟻的食物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1)活體植物:許多種土棲白蟻都能取食植物的根、莖,尤其是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幼苗、嫩莖和根部
(2)含糖量高的幹枯植物 :纖維素在白蟻全部食譜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許多種白蟻不僅取食天然木材和幹枯植物,如蛀食枯死樹樁、枯枝落葉和被木材腐朽菌寄生的枯木。黑翅土白蟻和黃翅大白蟻還取食曬幹的牛糞。除此之外,白蟻還能取食各種含纖維素的加工產品,象紙張、布匹等。
白蟻對纖維素的消化與吸收:白蟻雖然取食大量的纖維素,但是光靠白蟻本身並不能完成消化纖維素的全部過程。除白蟻科以外,其它白蟻腸內都含有數量很多的單細胞生物,其中包括了原生動物的四個綱(鞭毛綱、肉足綱、孢子綱、纖毛綱)以及細菌,已定名的有300多種。這些微生物與白蟻是共生關系,只有依靠這些微生物的協助,才能使纖維素消化轉變為白蟻可以吸收利用的物質。
(3)從微生物中攝取補充其他營養物質:某些白蟻取食真菌,這些真菌有兩類,壹類由白蟻用特殊的方法培養,另壹類不是經白蟻特殊培養的。
(4)白蟻屍體、幼蟻蛻皮、蟻卵和幼蟻。
相關因素:白蟻的生活環境主要與溫度、濕度(水分)、空氣、光線和土壤有關。
溫度:白蟻是喜溫性的昆蟲,氣溫是影響白蟻分布的主要因素,所以白蟻都分布在赤道兩側,越近赤道白蟻種類越多,密度越大,生活方式也越復雜。據測試,臺灣乳白蟻(家白蟻)的最適氣溫為25-30攝氏度,最低致死溫度是-3攝氏度,經7天後全部死亡;-1攝氏度,9天全部死亡;1攝氏度,14天死亡;4攝氏度,28天死亡;8攝氏度,34天90%以上死亡;而10攝氏度時,經壹個半月80%還正常生活,僅有少部分死亡或不正常,所以臺灣乳白蟻具有較寬的溫度適應能力。
濕度:群體發達的白蟻種類,需要專門的水分供應,以維持群體的水分和濕度需要。白蟻蟲體含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水量約79%,白蟻巢體含水量占30%-37%,平均33%。白蟻群體有專門通往源的吸水線(吸水蟻路),通過吸水線來保證自身和巢體對水分的需求,這是毫無異議的事實。堤壩上生活的黑翅土白蟻為了獲得其巢群所需的水分,必須有蟻路通到水源,堤壩上比較近水源的地方是迎水坡的水庫水,堤壩內浸潤線和反濾體的自由水,所以堤壩白蟻都會築蟻路到這些水源豐富的地方取水。
空氣
白蟻是生活在半封閉的巢穴系統中的群體生物,在黑暗的巢穴系統中自成壹體,有人戲稱它為“黑暗中的居民”。這個巢穴系統要與外界發生聯系,並通過各種方式來獲得空氣中的氧氣,而把群體呼吸作用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到巢外。白蟻巢穴系統的特點是二氧化碳含量特別高,比空氣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數十倍到上百倍。
光線
白蟻長期在營巢內隱蔽生活,就多數個體而言是畏光的。然而,白蟻群體的擴散、發展,卻離不開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光的環境,有翅成蟲飛離群體時都有趨光習性。臺灣乳白蟻、黑翅土白蟻常在傍晚分群,飛離群體的有翅成蟲具很強的趨光性;黃翅大白蟻在淩晨,月光明亮時進行。所有的有翅成蟲都明發育完善的單眼和復眼,和其它許多昆蟲壹樣,對光有強烈的正反應——趨光性。因此,白蟻有翅成蟲飛離舊群體,建立新群體,光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
土壤
除木棲性白蟻與土壤不直接發生任何關系外,土木棲白蟻和土棲性白蟻跟土壤的關系都極為密切,特別土棲性白蟻,無土不成巢,離開土就生存不了,土棲性白蟻對土壤有嚴格的選擇。土壤也是土木棲白蟻的蟻巢、蟻路的主要成分。
白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二億五千萬年歷史,除具有適宜其生存的食宿條件和自身的營群落性生活特性外,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白蟻的繁殖能力。白蟻的繁殖靠群體中的蟻王和蟻後這類生殖性的個體,尤其是蟻後,有極其膨大的腹部和發育完全的生殖器官,主要起交配產卵的作用。蟻後和蟻王在整個巢群中數量最少,但作用卻十分重要,壹旦失去生殖性的巢群,必定要有新的補充型生殖蟻,否則這樣的巢群不僅無法擴展群體,繁殖後代,而且整個巢群將無法協調,最後失去控制,直至毀滅整個群體。[5]
繁殖
白蟻的巢群中壹般只有壹對原始型蟻王和蟻後,某些種類也有出現多王多後的現象,壹旦原始型蟻王、蟻後體弱病死後,巢群內會迅速產生短翅補充型或無翅補充型的蟻王、蟻後,繼續延續巢群的繁殖後代,擴展群體的需要。如土棲白蟻群體內的壯年蟻後,在其生殖的鼎盛時期,壹晝夜內約產8000粒-
10000粒蟻卵,壹生中的產卵量高達5億多粒,這類白蟻的壹個成熟的巢群個體數可達數百萬頭,並延續其幾十年的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生活史,其種群個體數量的增長可以用呈幾何級數出現來描述。
白蟻亦稱蟲尉,坊間俗稱大水蟻(因為通常在下雨前出現,因此得名),等翅目昆蟲的總稱,約2000多種。為不完全變態的漸變態類並是社會性昆蟲,每個白蟻巢內的白蟻個體可達百萬只以上。
白蟻(termite, white ant),亦稱蟲尉屬節足動物門,昆蟲綱,等翅目,類似螞蟻營社會性生活,其社會階級為蟻後、蟻王、兵蟻、工蟻。白蟻與螞蟻雖壹般同稱為蟻(見蟻總科),但白蟻社會體系在分類地位上,白蟻屬於較低級的半變態昆蟲,螞蟻則屬於較高級的全變態昆蟲。根據化石判斷,白蟻可能是由古直翅目昆蟲發展而來,最早出現於
2 億年前的二疊紀。白蟻的形態特征與螞蟻有明顯的不同。白蟻體軟而小,通常長而圓,白色、淡黃色,赤褐色直至黑褐色。頭前口式或下口式,能自由活動。觸角念珠狀,腹基粗壯,前後翅等長;螞蟻觸角膝狀,腹基瘦細,前翅大於後翅。中國古書所稱蟻、螘、飛螘、蚍蜉、蠡、螱等,都與螞蟻混同。宋代開始有白蟻之名,並確定為白蟻的別稱。
白蟻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以木材或纖維素為食。白蟻是壹種多形態、群居性而又有嚴格分工的昆蟲,群體組織壹旦遭到破壞,就很難繼續生存。全世界已知2000多種。中國除澳白蟻科尚未發現外,其余4科均有,共達300余種。分布範圍很廣。
【外形特征】
白蟻是等翅目的昆蟲,因而具有昆蟲的基本特征。其體軀分頭、胸、腹三部分。頭部可以自由轉動,生有觸角、眼睛等重要的感覺器官,取食器官為典型的咀嚼式口器,前口式。胸部分前胸、中胸、後胸三個體節,每壹胸節分別生壹對足。有翅成蟲的中、後胸各生壹對狹長的膜質翅。前、後翅的形狀、大小幾乎相等,等翅目的名稱就由此而來。腹部10節,雄蟲生殖孔開口於第9與第10腹板間;雌蟲第7腹板增大,生殖孔開口於下,第8和第9腹板則縮小,多數種類有壹對簡單的刺突,位於第9腹板中緣,第10腹板兩側生有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壹對尾須。白蟻體軀幾丁質化的程度隨著不同種類有不同變化,壹般有翅成蟲的體壁幾丁質化高,且硬,工蟻體壁幾丁質化較淺,而軟。體軀的毛隨種類而異,有多有少,有的近於裸露。體色由白色、淡黃色、赤褐色,直到黑色不等。但大多種類的體色較淺淡,近於乳白色。白蟻體長壹般由幾毫米到十幾毫米,有翅成蟲的長度約為10-30毫米,但多年生蟻後由於生殖腺的發達,腹部極度膨大,整個體長可達60-70毫米,有的種類的蟻後甚至可超過100毫米。
【主要種類】
猛蟻亞屬類
首先是由Jerdon在1851年描述,他描述的種是Harpegnathos Saltalor,他指出,這種螞蟻有四分之三英寸長,在受到驚嚇或打擾時會跳躍逃走。它們上顎強壯有力,並且有厲害的尾刺。它們在地下築巢,特別是植物的根部,捕食小昆蟲。猛蟻(ponerine)是蟻科的壹種,它們分布在全球亞熱帶,熱帶的潮濕地區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在大都市不常見。它們都是肉食性或捕食性螞蟻,但有些種類也會連群結伴進行捕獵。極少數多型。結節1結,幾無節前柄,後腹基部2節之間明顯縊縮,尾刺外露。全球共記錄42屬,2000種左右
小黃家蟻
體型較小,工蟻體長僅有1.5-2毫米左右,國內各地都有發現,常在廚房、封閉的陽臺的雜物堆底下和墻壁縫隙等處築巢棲息,危害較廣。
大頭蟻
在我國北京、山東、江浙壹帶重要的危害蟻種之壹,壹般在室外地基墻角處築巢,侵入建築內盜食。
洛氏路舍蟻
在國內分布較廣泛,常在路邊、墻角、墻縫中築巢,侵入室內竊食。
臭蟻
國內江浙和南方有分布,在室外樹幹或根部築巢,有時可侵入室內危害。
切葉蟻
切葉蟻從樹木和其它植物上切下葉子,將葉片用來種植真菌。它們用長出的真菌餵養幼蟲(成蟲主要是吸食被它們切碎葉片的汁液)。能夠切下葉片的螞蟻實際只有2個屬螞蟻(美切葉蟻屬Atta和Acromyrmex)中的38種。
牛頭犬蟻
也稱"澳洲巨蟻","鬥牛犬蟻",它們的體型在螞蟻物種中算是比較大的,體型最大可達到5厘米,它們的身體上長著壹根可以致敵人於死地的毒刺。昆士蘭種的鬥牛犬蟻(bulldog
ant) 最多可以長到三公分。
紅火蟻
紅火蟻是火蟻的壹種。它是壹種農業及醫學害蟲,源自南美洲。它在在1930年代傳入美國,並於2001年及2002年透過貨櫃箱及草皮從美國蔓延至澳大利亞及臺灣,然後又透過家居垃圾從臺灣再傳入中國廣東省吳川縣,繼而蔓延至省內其他城市及香港、澳門。
寬節箭蟻
寬節箭蟻的學名是“Cataglyphis nodus”,它們是生活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環境中的壹種螞蟻,是目前動物世界中最耐熱的物種之壹。
大齒猛蟻
大齒猛蟻(Odontomachus bauri)又名誘捕顎蟻,它是自然界中上下頜閉合速度最快的掠食性動物之壹,關於大齒猛蟻的壹項研究顯示,它的上下頜閉合速度最快可達到126-230公裏/小時。
行軍蟻
行軍蟻生活在亞馬孫河流域,喜歡群體生活,壹般壹個群體就有壹二百萬只,它們屬於遷移類的螞蟻,沒有固定的住所,習慣於在行動中發現獵物。
收獲蟻
收集種子和葉的數種不同屬蟻類的俗稱。收獲蟻屬(Messor)的種收集種子,並將之去皮、貯存。切葉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蟻屬(Atta)收集葉子來培植真菌以供食用。某些大頭蟻屬(Pheidole)的上腭強大,可能以此來弄碎收獲的種子。農蟻屬(Pogonomyrmex)螫人至痛。
織工蟻
織工蟻,它們的名字源自其獨特的生活習性:壹群螞蟻壹起協同工作,吐出絲將新鮮樹葉捆起來形成巢穴。它們的壽命可達到8-10周。
阿根廷蟻
阿根廷蟻原本生活在阿根廷,但已遍布世界上除非洲以外的其他地區,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生態環境。阿根廷蟻最早只生活在南美洲,這種黑色螞蟻雖然身長只有3mm,但卻具備極強的攻擊性。
遊牧蟻
具體情況不詳,可達上萬只成群結隊壹起出巢。
墨西哥蜜蟻
在北美沙漠中,墨西哥蜜蟻必須要學會利用自己的身體作為食物儲存器。它們體內充滿了大量的流體儲備食物。需要時,可以通過反芻重新獲取體內的營養。還有壹種墨西哥蜜蟻專門以吮吸甜柞樹等的樹汁為生。除滿足每日正常生活需要之外,精明的蜜蟻把多余的甜汁釀制成蜜,小心翼翼地貯存在“活蜜桶”裏。這些“活蜜桶”是壹些享有特殊待遇的螞蟻,除貯蜜之外,它們不再參與其他任何勞動。待到蟻群斷糧季節,“活蜜桶”便“開倉放糧”,接濟同胞。
軍蟻
這是壹個運動中的超個體。大量的“Eciton burchellii”行軍蟻正形成壹個攻擊隊形。
子彈蟻
這是毒性最強的螞蟻,位於亞馬遜熱帶雨林,體長2.5-4cm,被它蜇到的疼痛像被子彈擊中壹般,而且會持續24小時(過幾小時可能會減弱)
【外形特征】
螞蟻有21亞科283屬(主流沿用的是16亞科的分類系統和21亞科的系統相比,新的系統從猛蟻(ponerine)中分出了若幹亞科)。壹般體形小,顏色有黑、褐、黃、紅等,體壁具彈性,且光滑或有微毛。口器咀嚼式,上顎發達。觸角膝狀,柄節很長,末端2~3節膨大,全觸角分4~13節。腹部呈結狀。分有翅或無翅。前足的距離大,梳狀,為凈角器(清理觸角用)。
螞蟻的外部形態分頭、胸、腹三部分,有六條腿。螞蟻卵約0.5毫米長,呈不規則的橢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圓形,乳白色,幼蟲蠕蟲狀半透明。工蟻體形細小,身體長約2.8毫米,全身棕黃,單個螞蟻要細看才易發現。雄、雌蟻體都比較粗大。腹部肥胖,頭、胸棕黃色,腹部前半部棕黃色,後半部棕褐色。雄蟻體長約5.5毫米。雌蟻體長約6.2毫米。室內環境常見的螞蟻有小黃家蟻等。
從體態上看,螞蟻和其他動物沒有什麽區別,但其實不然,螞蟻是世界上唯壹已知的二維動物!
並且,在螞蟻的眼中壹切物體都是平面的。
【特征】
據估計,僅有大約半數的螞蟻(目前約為1170050種)被描述了。壹個更大範圍的螞蟻區系研究也有待進行。常見的有小家蟻等。
螞蟻為典型的社會性群體。具有社會性的3大要素:同種個體間能相互合作照顧幼體;具明確的勞動分工;在蟻群內至少二個世代重疊,且子代能在壹段時間內照顧上壹代。[1]
螞蟻絕對是建築專家,蟻穴內有許多分室,這些分室各有用處。其中蟻後的最大。在沙漠中有壹種螞蟻,建的窩遠看就如壹座城堡,
有4.5米之高。那些窩廢棄之後,就會被壹些動物拿來當自己的窩了。蟻穴的底部是給蟻後住的,蟻後的任務就是吃東西,交配,生孩子。蟻窩牢固、安全、舒服,道路四通八達。螞蟻窩外面還有壹圈土,還有壹些儲備食物的地方,裏面通風、涼快、冬暖夏涼,食物不易壞掉。
【蟻群分工】
壹般有蟻後、雄蟻和工蟻3級。有些種生活在其他種的巢內,其幼蟲由宿主的工蟻餵養。
1.蟻後: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稱母蟻,又稱蟻王,在群體中體型最大,特別是腹部大,生殖器官發達,觸角短,胸足小,有翅、脫翅或無翅。主要職責是產卵、繁殖後代和統管這個群體大家庭。
2.雌蟻:交尾後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交尾後脫翅成為新的蟻後,俗稱“公主”或“天使”。
3.雄蟻:或稱父蟻。頭圓小,上顎不發達,觸角細長。有發達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職能是與蟻後交配,俗稱“王子”或“蚊子”。
蒼蠅的食性取決於其種類"tag">
螞蟻的食性簡單的分有下列幾項:
肉食、雜食偏肉食、雜食偏素食、素食。肉食:最好是以昆蟲為主要食物,純肉食性螞蟻的種類在螞蟻的比例中較少,但是每壹種肉食性螞蟻對食物的偏好各自不同,所以並非所有的昆蟲都可以拿來當所有肉食性螞蟻的食物。所以飼養時需備有該螞蟻所愛吃的那壹種昆蟲,否則常會造成誤以為給足了食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物,螞蟻卻不吃或餓死,所以若無法準備好所飼養的螞蟻所喜歡的食物時,飼養起來是會很有挫折感的。雜食偏肉食:雜食偏肉食的螞蟻在比例上偏多,它們亦可吃素亦可吃葷,不過,通常以葷食會更容易吸引它們,而它們對昆蟲幾乎不挑食,壹般來說是來者不拒。在餵養時除了可以昆蟲為食物之外亦可以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來餵養。可用食物舉例如下:肉食性以及死去的昆蟲為主,加上水果、蜜露為食。餵食時可以餵昆蟲、魚(可生食)、熟的豬肉、熟的雞肉等等。雜食偏素食:雜食偏素食的螞蟻種類與雜食偏肉食螞蟻種類有許多重疊處,唯壹的差別是:當昆蟲屍體與甜食同時出現時,雜食偏素食的螞蟻較容易被甜食所吸引。素食:純素食性螞蟻種類在所有螞蟻種類中的比例也不多,有的螞蟻也是只吃某些特殊植物或果食汁液,像國外的切葉蟻更是將樹葉帶回巢中種植真菌並以真菌為唯壹的食物。所以飼養到這類螞蟻就和飼養純肉食性螞蟻壹樣,必需先確保能夠準備好食物,否則也是會很有挫敗感的。
食量
重點是“不餵食過量”,尤其以那種對食物是有多少搬多少,再回巢內慢慢享用的那種螞蟻,如餵食過多的話,則易造成食物過期,在巢內發黴敗壞,更易吸引以腐食為主的小蟲進住,屆時在巢內繁殖起來可有害觀瞻,若小蟲的量太多了還有可能會危害到螞蟻幼蟲的安全。另外,如食物來源為昆蟲活體的話,。則有可能會因此長出寄生蟲或先前就已產卵於於該食物身上的蟎,蟎將因此在巢內如同瘟疫般的繁殖開來並吸附在每壹只螞蟻及幼蟲身上,被寄生的螞蟻將可能同時被多只蟎占滿全身,通常是活不了多久的。如此也造成整個群落的致命危機。
住房
螞蟻壹般都會在地下築巢,地下巢穴的規模非常大。它有著良好的排水、通風措施。壹般工蟻負責建造巢穴。而出入口大多是壹個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樣中間有個洞。其次也有用來通風的洞口,巢穴裏的每個房間都有明確分類。溫暖潮濕的土壤是它們的最愛。它們通常生活在幹燥的地區,但鮮為人知的是,它們能勉強在水中存活兩個星期。
壽命
螞蟻的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或者3-7年,蟻後則可存活十幾年或幾十年,甚至50多年。壹個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1到10年。
螞蟻是壹種有社會性的生活習性的昆蟲,屬於膜翅目,螞蟻的觸角呈明顯的膝狀彎曲,腹部有南瓜車壹、二節呈結節狀,壹般都沒有翅膀,只有雄蟻和沒有生育的雌蟻在交配時才有翅膀,雌蟻交配後翅膀即脫落。螞蟻是完全變態型的昆蟲,要經過卵、幼蟲、蛹階段才成為成蟲。幼蟲和蟻後無法獨立生活,完全由工蟻餵養。工蟻全部為雌性,但是不能生殖,負責照顧蟻後和幼蟲,然後逐漸地開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較復雜的工作。工蟻有不同的體型。有些頭部和顎較大,負責戰鬥和保衛蟻巢,它們又叫兵蟻。
蒼蠅因攜帶多種病原微生物傳播而危害人類,蒼蠅的體表多毛,足部抓墊能分泌黏液,喜歡在人或畜的糞尿、痰、嘔吐物以及屍體等處爬行覓食,極容易附著大量的病原體,如霍亂弧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肝炎桿菌、脊髓灰質炎病菌、甲肝病菌乙肝病菌,以及蛔蟲卵等;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又常在人體、食物、餐飲具上停留,停落時有搓足和刷身的習性,附著在它身上的病原體很快就汙染食物和餐飲具.蒼蠅吃東西時,先吐出嗉囊液,將食物溶解才能吸入,而且邊吃、邊吐、邊拉;這樣也就把原來吃進消化液中的病原體壹起吐了出來,汙染它吃過的食物,人再去吃這些食物和使用汙染的餐飲具就會得病。霍亂、痢疾的流行和細菌性食物中毒與蒼蠅傳播直接相關,但它也不是壹無是處,若沒有它,人類將身陷腐臭之地。
活動特點
蒼蠅是在白晝活動頻繁的昆蟲,具有明顯的趨光性。夜間則靜止棲息。活動、棲息場所,取決於蠅種、季節、溫度和地域。在某些季節,廄腐蠅、夏側蠅、市蠅也會侵入住宅內。大頭金蠅、絲光綠蠅、麗蠅、伏蠅、麻蠅等則主要活動、棲息於戶外。
蒼蠅的活動受溫度影響很大。它在4~7℃時僅能爬行, 10~15℃時可以飛翔,20℃以上才能攝食、交配、產卵,30~35℃時尤其活躍,35~40
℃因過熱而停止活動,45 ~47 ℃時致死。
蒼蠅善於飛翔。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6~8 千米,最高每晝夜飛行8~18 千米。但平常多在孳生地半徑100
~200 米範圍內活動,大都不超過1~2 千米。
起飛時的飛行特點:蒼蠅在起飛的啟動階段,總是通過中足和後足的“蹬地”動作彈跳,在0.03秒的時間內離地並展開翅膀。蒼蠅的飛行路線與地面的角度常常小於40度,只有在極其偶然的情況下才出現接近垂直的起飛傾角,不過在離地10毫米後又會轉為傾斜角度。
蒼蠅的越冬方式頗為復雜。既能以蛹態越冬,也能以蠅蛆、成蟲方式越冬。在北方寒帶、溫帶地區,自然界看不到活動態的家蠅,但在人工取暖的室內仍有成蠅活動,蔬菜大棚溫室往往成為翌年春暖時蒼蠅大量孳生的發源地。在江南和部分華北地區,冬季平均溫度在0
℃以下,蒼蠅能夠巧妙地以蛹態越冬,少數地區也能發現蟄伏的雌蠅的被畜禽糞覆蓋的蠅蛆。在華南亞熱帶地區,平均氣溫在5
℃以上,蒼蠅不存在休眠狀態,可以繼續孳生繁殖。
生長環境
蒼蠅最適宜的溫度是27℃~30℃。8~12℃時蒼蠅可以活動,但不能交配,也不能站立在食物上,只能落在天花板和墻上,不愛動,在零下5℃時,3~5天死亡。蠅幼蟲要求溫度比成蟲高,其發育最快的最適宜溫度為35℃,零下1~2℃停止活動,零下5~6℃死亡,當溫度過高45~55℃時其增加速度比正常溫度時減少壹半。蒼蠅幼蟲要求食料溫度30~35℃為宜。濕度方面,成蟲要求室內濕度55%~60%,濕度過大時,蠅腿及身體易濕而妨礙活動。幼蟲生長期需要的濕度65%~70%。蒼蠅喜歡在亮的地方活動,亮度越大其活動量越大。人工養殖蒼蠅在房間中要有燈光裝置,每天光照10小時以上。
【種群分布】
分布全世界
【形態特征】
蒼蠅屬雙翅目,體型小型到中型,觸角短於頭部和胸部的總長,僅3節,末節末端有節鞭或末節背面有壹根羽狀剛毛,稱觸角芒(arista)復眼2只,單眼3只。口器為舔吸式。前翅膜質,用來飛翔。後翅特化為平衡棒(halter),隱於前翅基部的翅瓣下。完全變態。
【物種詳解】
蒼蠅以前翅發達,後翅退化成平衡棍的主要特征,區別於其他昆蟲。頭部有壹對圓圓的復眼,兩眼之間距離的遠近是識別雌雄蠅的標誌。兩眼距離較遠的是雌蠅,兩眼距離較近的是雄蠅。頭部前面有壹對短小的觸角,是蒼蠅靈敏的嗅覺器。
生長過程
蒼蠅為完全變態的昆蟲,它的壹生要經過卵、幼蟲(蛆)、蛹、成蟲,四個時期,各個時期的形態完全不同。雌蟲將卵產於腐肉或糞便等腐敗有機物上,幼蟲孵化後以這些腐敗物為食。某些種類的蒼蠅卵胎生,例如麻蠅。
卵
卵乳白色,呈香蕉形或橢圓形,長約1毫米。卵殼背面有兩條脊,脊間的膜最薄,孵化時幼蟲即從此處鉆出。卵期的發育時間為8~24小時,與環境溫度、濕度有關,卵在13℃以下不發育,低於8℃或高於42℃則死亡。在下列範圍內,卵的孵化時間隨著溫度的升高而縮短:22℃時,20小時;25℃時,需16~18小時;28℃時,需14個小時;35℃時,僅需8~10小時。生長基質的濕度也對卵的孵化率有影響:相對濕度為75%~80%時,孵化率最高;低於65%或高於85%時,孵化率明顯降低。
幼蟲俗稱蠅蛆,有三個齡期:1齡幼蟲體長1~3毫米,僅有後氣門。蛻皮後變為2齡,長3~5毫米,有前氣門,後氣門有2裂。再次蛻皮即為3齡,長5~13毫米,後氣門3裂。蠅蛆體色,1~3齡由透明、乳白色變為乳黃色,直至成熟、化蛹。3齡幼蟲呈長圓錐形,前端尖細,後端呈切截狀,無眼、無足。蠅蛆的生活特性是喜歡鉆孔,畏懼強光,終日隱居於孳生物的避光黑暗處。它具有多食性,形形色色的腐敗發酵有機物,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幼蟲期是蒼蠅壹生中關鍵時期,其生長發育的好壞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直接關系到種蠅的個體大小和繁殖效率。
幼蟲俗稱蛆,無足型,其頭咽骨,後氣門片,後氣門裂,腹末小突是分類鑒定常用特征。幼蟲共三齡:壹齡幼蟲體長1-3mm,體色透明,無前氣門,後氣門僅1裂;二齡幼蟲3-5mm,乳白色,有前氣門,後氣門2裂;三齡幼蟲體長5~13mm,乳黃色,有前氣門,後氣門3裂,圓柱形,自中部向前逐漸尖細。頭小,口鉤爪狀,左右不對稱。
蛹
蛹是蒼蠅生活史上的第三個變態。它呈桶狀即圍蛹。其體色由淡變深,最終變為栗褐色,長5~8毫米。蛹殼內不斷進行變態,壹旦蒼蠅的雛形形成,便進入羽化階段。羽化時,蒼蠅靠頭部的額囊交替膨脹與收縮,將蛹殼頭端擠開而爬出,穿過疏松沙土或其他培養料而到達地表面。從化蛹至羽化,稱為蛹期。
成蟲
體長5~8mm,灰褐色,復眼無毛,暗紅色,雄蠅額寬為眼寬的1/4-2/5;雌蠅額寬幾乎等於壹側復眼寬度。觸角灰黑色,短扁,觸角芒短,基部粗大,背腹兩面有羽狀毛,壹直到達芒尖,下顆須棕黑色。口器舐吸式,外觀可見到壹個粗短的喙,由三部分組成,基喙呈倒錐狀,中喙粗短呈筒狀,端喙發達分成兩瓣,即稱之為唇瓣;喙可自由伸縮。中胸盾板有4條黑色縱條紋,前胸側板中央凹陷處有纖毛,腋瓣上肋前、後剛毛簇均無,下側片在後氣門前下方有毛。翅透明,翅脈棕黃色,前緣脈基鱗黃白色,第四縱脈末端向前急劇彎曲成折角,其末端與第三縱脈末端靠近。足黑色,有灰黃色粉被,腹部橢圓形,黃色,在基部兩側尤明顯,腹正中有寬的黑色縱條,腹部第壹腹板具纖毛。蒼蠅有6條腿(3對),前面壹對相當於人、袋鼠、猴子、熊、熊貓等等哺乳類動物的前肢,後面兩對是支撐、發力的大腿,相當於人、袋鼠、猴子、熊、熊貓等等哺乳類動物的後肢。
3齡期蠅成熟後,即趨向於稍低溫的環境中化蛹。但低於12℃時,蛹停止發育;高於45℃時,蛹會死亡。在適宜範圍內,隨著溫度升高,蛹期相應縮短。16℃時,需要17~19天;20℃時,需要10~11天;25℃時,需要6~7天;30℃時,需要4~5天;在35℃時,僅需3~4天,此為最佳發育溫度。蛹的特性是比較耐寒。據試驗,家蠅蛹在溫度1℃、環境濕度85%的冰箱中冷藏4天後返回正常室溫,羽化期僅比正常蛹期最遲1天;在上述環境下冷藏3天,並不會降低其羽化率。
蠅蛆期環境要求
溫度:它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蠅蛆的發育時間長短。最適環境溫度(培養基料溫度)為30~35℃,發育期可縮短為3~3.5天;溫度25~30℃時,發育期為4~6天;溫度20~25℃時,發育期為5~9天;溫度16℃時,發育期長達17~19天。發育期最低溫度為8~12℃,高於48℃則夭折。
濕度:1~2齡期蠅蛆的適宜環境濕度為61%~80%,最佳濕度為71%~80%。3齡期蠅蛆的適宜環境濕度為61%~70%,超過80%便不能正常發育。可見蠅蛆的發育需要壹定的濕度,但並非越高越好。在生產實踐中,適宜的濕度為65%~70%;低於40%,蠅蛆發育停滯,化蛹極少,甚至導致蠅蛆死亡。
食物:蠅蛆的重要生態之壹就是食雜性,而且在棲息處就地取食。有人曾在1.5平方米的豬糞中發現蠅蛆和蛹多達7.64萬個!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以至微生物中的蛋白質,都是蠅蛆喜攝入的營養成分。食物的數量、質量、發酵溫度以至含水量,都直接關系到蠅蛆的發育效果。3齡期蠅蛆發育成熟後即停止攝食,在低溫15~20℃和低濕的條件下,常離開孳生場所,鉆到附近泥土疏松處化蛹。有人曾在某酒廠院內墻根的水泥地面破損處縫隙中發現成千上萬只家蠅的蛹。
通氣:空氣流通有利於蠅蛆的生長發育。在垃圾堆裏,蠅蛆常分布於具有較大空隙的墻角、墻根處。掌握上述蠅蛆的生長特性,用於指導生產實際,對於提高蠅蛆養殖效益大有脾益。
蛹期環境要求
濕度:據試驗,適宜蛹發育的最佳培養料濕度為45%~55%,高於70%或低於15%,均會明顯影響蛹的正常羽化。如果蛹被水浸泡,時間越長,蠅蛆化蛹率越低,蛹的羽化率也下降。有人曾從液體垃圾中撈到1000個蠅蛹,轉入幹燥環境後,結果1個也未能羽化為成蠅。
值得壹提的是,如果在培養蠅蛆的養分不足,蠅蛆在沒有完全發育的情況下而勉強化蛹,這種蛹也壹樣能夠孵化成成蠅,但這種成蠅95%以上都是雄性,只吃食物不產卵,10天左右全部死亡。所以,用來留種化蛹的蠅蛆,壹定要用充足的養料把它們養得肥肥胖胖,它們的雌性比例就越大。只有雌性種蠅多了,產卵量才有保障,產量才會穩定。
成蠅:從蛹羽化的成蠅,需要經歷“靜止—爬行—伸體—展翅—體壁硬化”幾個階段,才能發育成為具有飛翔、采食和繁殖能力的成蠅。剛從蛹內羽化而出的家蠅,體壁柔軟,淡灰色,雙翅尚未展開,額囊沒有回縮。稍後兩翅伸展,表皮硬化且色澤加深,1~1.5小時後,兩翅方能飛翔。在27℃的條件下,羽化後2~24小時成蠅才開始活動、攝食。它的生態習性如下。
蒼蠅的食性取決於其種類。有專門吸吮花蜜和植物汁液的,有專門嗜食人、畜血液或動物創口血液和眼、鼻分泌物的。而人們常見的家蠅、大頭金蠅、絲光綠蠅、麗蠅、麻蠅則屬於雜食性蠅類,即廣泛攝食人的食品、畜禽分泌物與排泄物、廚房下腳料及垃圾中有機物等。它們對於糖、醋、氨味、腥味具有極強的趨向性。據研究,雌蠅若單純供給水、糖及碳水化合物,雖能生長,但卵巢不能發育、產卵;惟有加餵蛋白質食料或多種氨基酸,才能正常產卵。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若采用蜂王漿餵飼雌性家蠅,能縮短產卵前期,提高產卵量。
蒼蠅的食性很雜,香、甜、酸、臭均喜歡,它取食時要吐出嗉囊液來溶解食物,其習慣是邊吃、邊吐、邊拉。有人作過觀察,在食物較豐富的情況下,蒼蠅每分鐘要排便4-5次。
蒼蠅在吃食的同時也會吃進對自己不利的細菌,因此“邊吃邊吐”的方法有助於迅速排除細菌。壹般蒼蠅從進食處理、吸收養份壹直到將廢物排出體外,只須7~11秒。遇上具有快速繁殖能力的細菌時,蒼蠅的免疫系統就會發射BF64、BD2兩種球蛋白,壹旦與細菌接觸,就會發生“爆炸”,與細菌“同歸於盡”。這兩種球蛋白的發射總是壹前壹後,成雙成對,從不錯亂。
值得指出的是,BF64、BD2的殺菌能力要比青黴素強千百倍。如果能提取蒼蠅體內的BF64、BD2用於人類治病,那將會給人類帶來福音。
交配
蒼蠅具有壹次交配可終身產卵的生理特點,壹只雌蠅壹生可產卵5-6次,每次產卵數約100-150粒,最多可達300粒左右。壹年內可繁殖10-12代。
在適宜溫度下,雄性家蠅羽化後18~24 小時、雌性家蠅羽化後30 小時即可性成熟而交配。交配時間壹般在清晨的5:00~7:00。靈敏的嗅覺、性外激素和視覺,均是促進雌雄蠅交配的重要因素。壹對正在交配的家蠅,可以久駐壹處,壹同爬行,雙飛翔,有效交配時間長達1
小時。絕大多數家蠅終生只交配壹次。雄蠅的精液可以長久貯存於雌蠅的受精囊中,刺激產卵,並持續2 ~3周使蠅卵不斷受精,而不必與另壹只雄蠅交配。這在其他昆蟲中是罕見的。這正是蒼蠅繁殖力旺盛的重要原因。
產卵
產卵的高峰期在每天的17:00~19:00。雌蠅的產卵前期(即從羽化至首次產卵的時間)長短,與環境溫度密切相關:在15
℃時平均為9 天,在35℃時僅需1.8天,在15℃以下時不能產卵。交配後的雌蠅常爬入人畜糞便等孳生縫隙中,伸出產卵管在孳生物深處產卵,以利卵粒得到充分保護。
蒼蠅具有驚人的繁殖力。據觀察,實驗室中的家蠅每批產卵100粒左右,1只雌蠅終生能產卵10—20批,總產卵量達600—1000粒。在自然界,每只雌蠅壹生也能產卵4~6批,每批間隔3~4天,每批產卵量約100粒,終生產卵量為400~600粒。即使在華北地區,家蠅壹年也能繁殖10~12代,按照最保守的估計,每只雌蠅能產生200個後代,則100只雌蠅只需經過10個世代,繁殖的總蠅數將達到2萬億億只!
壽命
影響蒼蠅壽命的因素有溫度、濕度、食物和水。溫度25℃~33℃、空氣濕度60%~70最佳。
雌蠅要比雄蠅活得長,其壽命為30~60天;在實驗室條件下,可長達112天。在低溫的越冬條件下,蒼蠅可生活半年之久。
壹只蒼蠅的壽命在盛夏季節可存活1個月左右。但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它的壽命可延長2至3個月,低於10度時它幾乎不能進行活動,壽命更長些。普通的蒼蠅的成蟲壽命是15~25天,如果連它的幼蟲期和蛹期都包括在內,它的壽命則是25~70天。
生態重要性
蒼蠅多以腐敗有機物為食,因此常見於衛生較差的環境。蒼蠅具有舐吮式口器,會汙染食物,傳播痢疾等疾病。
臨床醫學上,活蠅蛆可接種於傷口之中,起殺菌清創。
富含蛋白質的蠅蛆,由於粗蛋白質含量高達60%以上,其蛋白質高於人類大量使用的魚粉,蠅蛆體內更富含人體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是重要的餌料、飼料,可工廠化生產。
種類
1 、家蠅:中小型種,體長5-8毫米,全身深灰色,雄性兩復眼間距很狹,雌性兩復眼間距較寬。胸背部有4條黑色縱紋,腹部背面基部棕黑色,端部為桔黃色,背面正中有壹較寬的黑色縱紋。它是我國城鎮居住區最重要的蠅種,也是進入室內最主要的蠅種。
2 、金蠅:體形較大而肥胖,體長7-11毫米,全身有藍綠色金屬光澤,雄性頭部兩復眼巨大,呈鮮紅色,復眼下1/3小眼面較小,上23小眼面較大,呈弧形,分界明顯,兩復眼間距很狹;雌性兩復眼間距很寬,兩性頰部呈桔黃色,下腋瓣呈褐色,其上有細毛,腹基部背片全黑,是喜室外性的居住區蠅種。
3 、綠蠅:體形中至小型,體長5-8毫米,體色呈古銅色或青綠色,雄額狹,雌額寬,腹部除基部背片棕黑色,其余各背片後緣無黑色橫帶,是典型的喜室外性居住區蠅種,能侵入室內。
4 、麻蠅:中型至大型種,最長可達13mm,為喜室外性居住區蠅種。麻蠅不以眼間距寬狹分雄雌,而要觀察尾部,雄性尾部有亮黑色或紅色球狀膨腹端,雌性則無,而體形較肥胖,兩性胸背部有三條黑色縱紋,腹部背面有黑白相間的棋盤格斑,可隨光線的折光而變色,壹般體型較大,也有小型。
5,、 市蠅:體長4-7毫米,較家蠅稍小;體色為淺灰;亦以復眼間的距離分雌雄;雌寬,雄狹;胸背面有兩條黑色縱紋;雌性在盾溝前分出壹對小叉,僅為主叉的壹半長。雄性兩條黑縱紋不分叉,腹部深棕色,腹背面正中有黑色縱紋,兩側有銀灰色小斑點,呈縱狀分布。
習性與特征雌雄特點
1、從它們的個體中看:群體中個體較小的壹般為雄性,個體較大的壹般為雌性;
2、看它們的肚子分別雌雄:雄性蒼蠅的肚子小而扁,雌性蒼蠅的肚子大而圓;
3、看它們的屁股分雌性:雄性蒼蠅的屁股是圓形的,雌性蒼蠅的屁股是尖型的。食物偏好和覓食方法
蠅為雜食性昆蟲,常見的種類則多偏好甜食或腐食,如:食蚜蠅與寄生蠅喜歡訪花吸蜜;果蠅與果實蠅喜歡食水果或腐果;麗蠅、家蠅與肉蠅則偏好腐肉與糞便。
粗大且類似象鼻的舐吸式口器,是大部分蠅用來舐食液體食物的利器。舐食之前,很多蠅會先分泌消化液,溶解食物中的養分,再舐食吸收。
棲息地環境
蠅的棲息環境(棲息地)與其食物偏好有密切的關系。
食蚜蠅常在花叢附近盤旋;族群;而嗜食腐肉、糞便是肉蠅與麗蠅則是垃圾堆填區的常客。
由於家蠅、麗蠅、肉蠅等蠅經常於人類的食物與汙物之間來往覓食,因此成了傳播細菌、流行傳染病源的元兇。
幼蟲習性
食蚜蠅的幼蟲專門捕食成群危害植物健康的蚜蟲或介殼蟲,對抑制害蟲有非常大的貢獻。寄生蠅幼蟲會寄生在蝴蝶、蛾幼蟲的體內,成熟後再鉆出寄主體外化蛹,造成寄主死亡,
無形中減低了農作物受害的機會。果實蠅的雌蠅常在果園或農田的果實上產卵,好讓幼蟲寄居果實生長,但也使這些果實喪失食用價值,造成經濟上嚴重的損失。
不過,這些不同的蒼蠅,並不是全都對人類有害,有些種類對人類還有直接或間接的貢獻。
在生物學上,蒼蠅屬於典型的“完全變態昆蟲”。70年代末統計,全世界有雙翅目的昆蟲132個科12萬余種,其中蠅類就有64個科3萬4千余種。主要蠅種是家蠅、市蠅等。
在生態系中,蒼蠅的幼蟲扮演動植物分解者的重要角色。蒼蠅的成蟲由於嗜食甜物質,因此也能代替蜜蜂用於農作物的授粉和品種改良。臨床醫學上,活蠅蛆可接種於傷口之中,起殺菌清創,富含蛋白質的蠅蛆又是重要的餌料、飼料,可工廠化生產。
壹般性質
蚊子屬四害之壹;其平均壽命不長,雌性為3~100天,雄性為10~20天。
蚊子有雌雄之分,雄蚊觸角呈絲狀,觸角毛壹般比雌蚊濃密。它們的食物都是花蜜和植物汁液。雄蚊口器退化,雌蚊因繁殖需要,在繁殖前雌蚊需要叮咬動物以吸食血液來促進內卵的成熟。
蚊子的唾液中有壹種具有舒張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質,它使血液更容易匯流到被叮咬處。被蚊子叮咬後,被叮咬者的皮膚常出現起包和發癢癥狀。幾乎每個人都有被蚊子叮“咬”的不愉快經歷,更準確地說應該是被蚊子“刺”到。蚊子無法張口,所以不會在皮膚上咬壹口,它其實是用6枝針狀的構造刺進人的皮膚,這些短針就是蚊子攝食用口器的中心。這些短針吸人血液的功用就像抽血用的針壹樣;蚊子還會放出含有抗凝血劑的唾液來防止血液凝結,這樣它就能夠安穩地飽餐—頓。當蚊子吃飽喝足、飄然離去時,留下的就是壹個癢癢的腫包。但是,癢的感覺並不是因為短針刺入或唾液裏的化學物質而引起的。我們會覺得癢,是因為體內的免疫系統在這時會釋出壹種稱為組織胺的蛋白質,用以對抗外來物質,而這個免疫反應引發了叮咬部位的過敏反應。當血液流向叮咬處以加速組織復原時,組織胺會造成叮咬處周圍組織的腫脹,此種過敏反應的強度因人而異,有的人被蚊子咬後的過敏反應比較嚴重。
蚊子每次叮咬吸吮大約五千分之壹毫升的鮮血,每次飽餐壹頓之後,蚊子通常是在出生地2公裏範圍內活動,不過最遠活動距離可達180公裏。
每只雌蚊子壹生產卵總數約為1000-3000個,它們壹般把卵子產於水面,兩天後孵化成為水生的幼蟲——孑孓(jiéjué)。孑孓以水中的藻類為食,它們經歷4次脫皮後才成長為蛹,漂浮在水面上,最終蛹表皮破裂,幼蚊誕生。
蚊子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蟲、蛹、成蟲4部分,壹般卵1-2天,幼蟲期5-7天,蛹2-3天,成蟲羽化至吸血產卵3-7天,整個世代1-2周左右。
具體分析
在蚊子中,最可惡的要算吸人血的雌蚊子。雌雄蚊的食性本不相同,雄蚊“吃素”,專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莖、葉裏的液汁為食。雌蚊偶爾也嘗嘗植物的液汁,然而,壹旦婚配以後,非吸血不可。因為它只有在吸血後,才能使卵巢發育。所以,叮人吸血的只是雌蚊。
蚊子的壹對觸須和三對步足上,分布著很多輪生的感覺毛,每根感覺毛上密集地排列著圓形或橢圓形細孔。黑夜裏,蚊子可以憑著這種傳感器感知空氣中人體散發出來的二氧化碳,在1秒內作出反應,就能正確敏捷地飛到吸血對象那裏。蚊子在吸血前,先將含有抗凝素的唾液註入皮下與血混和,使血變成不會凝結的稀薄血漿,然後吐出隔宿未消化的陳血,吮吸新鮮血液。假如壹個人同時給1萬只蚊子任意叮咬,就可以把人體的血液吸完。
蚊子吸人血,還會“挑肥揀瘦”,專門尋找合乎“口味”的對象。蚊子在熟睡的人們的枕邊“嗡嗡”盤旋時,依靠近距離傳感器來感應溫度、濕度和汗液內所含有的化學成分。所以雌蚊首先叮咬體溫較高、愛出汗的人。因為體溫高、愛出汗的人身上分泌出的氣味中含有較多的氨基酸、乳酸和氨類化合物,極易引誘蚊子。
蚊子主要的危害是傳播疾病。據研究,蚊子傳播的疾病達80多種之多。在地球上,再沒有哪種動物比蚊子對人類有更大的危害。
瘧疾這種病是由瘧蚊傳染的。瘧疾又稱瘴氣。據1935年衛生署的調查,在瘴氣盛行的區域裏,居民血液內有瘧原蟲的占50%,患惡性瘧疾的占72%。1936年江蘇臯縣因患瘧疾死亡二萬人左右,1876年開鑿巴拿馬運河時曾因黃熱病及瘧原死了無數的工人,以致1889年不得已而停工。後經昆蟲學家解決了蚊子的問題才得以繼續完成運河工程。1930年遠東熱帶病醫學會的報告指出:泰國每年死於虎口約50人,而死於瘧疾者達五萬人。全世界瘧疾屬的成員有400種,其中85種能傳播瘧疾。瘧原蟲造成的瘧疾是全球人類主要的死因之壹,尤其是五歲以下的孩童,更容易受到瘧疾的感染而死亡。瘧疾每年約造成3百萬人死亡,[3]
會傳染瘧疾的瘧蚊分布在中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中亞,尤以非洲最為嚴重。在非洲,平均每30秒就有壹個兒童死於瘧疾。岡比亞瘧蚊(Anopheles
Gambiae),瘧蚊的壹種其他疾病大部分種類的蚊子都能夠傳染絲蟲病(由線蟲導致)。這種疾病會導致橡皮腫(gumma)使外生殖器及大腿異常腫大。在全球,約有120萬人感染絲蟲病。[2]大部分品種的蚊子會傳染病毒性的疾病,包括黃熱病、登革熱、日本腦炎、聖路易腦炎、多發性關節炎、裂谷熱(Rift
Valley fever)、契昆根亞熱及西尼羅河熱。幸運的是,艾滋病不會借由蚊子叮咬而傳染。
蚊子是怎樣把病原傳入人體的呢?當瘧蚊吸食患有瘧疾病人的血液,也把其中的瘧原蟲(瘧疾的病源)吸進體內。它們再咬人時,瘧原蟲又從蚊子的口中註入被咬者的體內了。十天以後,瘧原蟲開始在接近皮膚的血管內出現。它們在患者的紅血球內繁殖,分裂成大量的小原蟲,這些小原蟲破壞紅血球並釋放壹種毒素。每個小瘧原蟲又侵入其它紅血球而繼續繁殖,使得病人體內瘧原蟲和毒素越來越多,引起患者發冷和發燒。得了瘧疾的病人首先發冷,全身抖個不停,但體溫表測驗體溫是高的。大約經過壹小時,病人才覺得發燒,這時體溫繼續上升,三、四小時之後開始出汗、體溫下降,再過幾小時病人覺得松快,病好像過去了,其實這時小原蟲已侵入新的紅血球,又開始繁殖。當瘧原蟲再次破壞紅血球而出時病人又發病而形成第二回合。除非獲得適當的治療否則這種發作將有規律地繼續下去而令人痛苦不堪。瘧疾給人類造成的損失是相當大的,病人身體衰弱,工作效率低,嚴重時還會喪失生命。用藥品已可治療和預防此病,但最好的辦法是消滅傳染這種疾病的蚊子--瘧敗。
流行性乙型腦炎(這是壹種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也是由蚊子傳帶的,這種病又叫日本乙型腦炎,普通都把它叫做大腦炎。患者有發燒、頭疼、嘔吐,抽風、昏睡、昏迷等現象。治療上沒有特效藥品,所以病死率相當高。
蚊子咬吸了含有本病毒的人或動物的血液後,經過壹個相當時期就具有了感染性,再叮咬沒有免疫力的人時可以使被咬者發病。傳染這種病的蚊子叫庫蚊和伊蚊。防治本病的發生與流行除註射疫苗、防治傳染外,必須大力進行滅蚊,消滅傳播者。此外,庫蚊和按蚊還傳播絲蟲病(象皮腫)。
我國能傳播疾病的蚊大致可分為三類:壹類叫按蚊,俗名瘧蚊,主要傳播瘧疾。據不完全統計,1929年的1年內,全世界因患瘧疾致死的約200萬人。另壹類叫庫蚊,主要傳播絲蟲病和流行性乙型腦炎。第三類叫伊蚊,身上有黑白斑紋,又叫黑斑蚊,主要傳播流行性乙型腦炎和登革熱。
在夏天適宜的環境裏,雌蚊將卵產在水中,壹二天後就孵化成幼蟲,叫孑孓。孑孓經過四次蛻皮後變成蛹,蛹繼續在水中生活兩三天,即可羽化成蚊。完成壹代發育大約只要10—12天,壹年可繁殖七八代。
科學家們從很早以前就發現二氧化碳對蚊子有很強的吸引作用,但是,僅僅是二氧化碳還不能說明全部問題,因為事實表明畢竟蚊子更愛叮咬人們的手臂和腿腳。因此,二氧化碳的作用固然不可忽視,但是皮膚肯定還釋放了其他對蚊子更充滿誘惑力的物質。
科學家發現蚊子對壹些混合物的反應非常劇烈,在他們所實驗的346種物質中有三種特殊化學物質的混合在實驗中每次都能吸引90%的蚊子。而伯尼爾發現他自己的胳膊和手卻只吸引7只蚊子。“而有時候將30種物質混合蚊子卻壹點都不被吸引”,伯尼爾說。但是,在這項實驗中科學家們始終沒有發現任何可以100%吸引蚊子的引誘劑。
研究人員還發現可以釋放出類似人的體味的混合物對蚊子有更高的吸引力。但是,這離制造出更好的引誘劑還差得很遠。因為引誘劑必須得比在它附近的人體對蚊子更具吸引力才能達到效果,伯尼爾等人說“接近人體是很困難的壹件事,我們還無法做到。”
消滅蚊子是保證人類健康,避免疾病傳播的關鍵。蚊子的壹生經過卵,幼蟲(孑孓),蛹、成蟲四個時期。蚊喜歡把卵產在清水中,如小河水,雨水窪、水塘、池沼、稻田及山澗流水等處;在溫暖的季節裏,卵大約三天就可孵化為孑孓並開始吃水裏生長的極小的微生物及原生動物等。它們靠著身體尾端的兩個氣孔靠近水面吸取空氣。孑孓經過蛻皮,最後停止吃東西、活動減少而變為蛹。大約兩三天後,蛹又來到水面蛻去皮而羽化為成蟲(就是蚊子)飛出來。雌雄交配大多在清晨或傍晚,先是雄蚊圍繞矮樹頂,屋檐、窗口或空曠處成群結隊地飛,雌蚊看準機會加入隊伍,在飛行中很快進行交配。雄蚊只吸草汁,花蜜過活,不吸血。雌蚊在交配後必須吸血(人或動物的血)卵才能發育成熟,所以只有雌蚊才能傳播疾病。雌蚊飽吸壹次血能產壹次卵,壹生可產卵六至八次,每次200-300粒,所以早期消滅壹只蚊子,等於消滅了幾百只,上千只。知道蚊子的生活史與繁殖場所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應用這些知識大力滅蚊。蚊子的幼蟲最易撲滅,因為孑孓必須生活在水中,如能填平低地,疏導積水,經常清理存水的器皿,孑孓無處生存,滅蚊就壹定會收到好效果。
傍晚,蚊子有趨光的特性,所以大多數蚊子開始進入屋內。。而屋內墻角、天花板、床底和座椅背後幾水源附近等(尤其有嬰兒和老人的房間)是蚊子最喜歡光顧和躲藏的地方,因此,噴射氣霧劑的時候,要特別留意。其實,防蚊最重要。如果防蚊防的好,您家蚊子光顧的數量會非常非常非常的少。
在世界中大部分的地區,蚊是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估計,每年約有7億人被蚊子傳染各種疾病,且每十七人中,就有1人死於被蚊子傳染的各種疾病。尤其是在熱帶地區,多種傳染病常借由蚊子傳染給人類。但在大多數溫帶國家,例如美國、英國、新西蘭,被蚊子咬通常只會發癢,而不至於被傳染疾病,但不排除個別現象。
叮咬目標
蚊子的確有這種“趨食性”,這並非是人們想象的某些人皮膚細嫩、血液甜招惹蚊子,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其身上的某些氣息吸引蚊子的緣故。壹般來說,下面幾種人蚊子會對其“情有獨鐘”:
壹是汗腺發達、體溫較高的人。
喜歡流汗的人,血液中的酸性增強,所排出的汗液使得體表乳酸值較高,對蚊子產生吸引力。此外,蚊子的觸角裏有壹個受熱體,它對溫度十分敏感,只要有壹點溫差變化,便能立即察覺得到,流汗的人肌體散熱快,也會對蚊子產生吸引力。
二是勞累或呼吸頻率較快的人。
人在從事運動或體力勞動後呼吸會加快,有些人肺活量較大,或呼吸節奏本身較快。這樣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多,二氧化碳會在頭上約1米左右的地方形成壹股氣流,蚊子對此比較敏感,會聞味而至。
這表示妳的身體已不堪負荷,應該馬上回家休息了,不要再透支體力,以免造成更大的問題。
三是喜歡穿深色衣服的人。
蚊子之所以晝伏夜出,主要是因其具有趨暗的習性,如果穿著深色衣服,在夜間便會呈現壹團黑影,蚊子會向著更暗的地方追逐而去。衣服顏色如黑色是蚊子進攻的首選對象,其次是藍、紅、綠等,蚊子不愛叮白色。同理,蚊子愛叮膚色較黑或膚色發紅的人。
四是新陳代謝快的人。
因此小孩易遭蚊叮,老人正相反。
五是化過妝的人。
為了驗證氣味對蚊子的誘惑力,美國科學家們利用嗅覺儀器對3900多種物質進行了測試和分析。結果發現,許多種類的發膠、護手霜、洗面奶等化妝品對蚊子的誘惑力都非同尋常。大多數化妝品都含有硬脂酸(脂肪酸的壹種),所以化妝的人更受蚊子“青睞”。
當然,也有壹些氣味是蚊子所討厭的,月桂葉、檸檬草油、香茅、大蒜和香葉醇的氣味會使蚊子退避三舍。
六是孕婦。
孕婦特別容易招蚊子。壹項美國的醫學研究顯示,孕婦特別招蚊子,她們遭蚊子叮的機會比其他女性高壹倍。
七是飲酒的人。
人們在飲酒、吃了牛羊肉或服用了降壓藥之後,也會變得易受蚊子的叮咬。
註意:蚊子不會辨別人血型。
【分類】
蚊子的種類蚊屬昆蟲綱,約3,300種及亞種,中國有15屬33種及亞種。蚊媒疾病的重要媒介,是總的劃分為三大類,壹個是按蚊,壹類是庫蚊,另壹類是伊蚊。
按蚊
第壹大類是按蚊,按蚊成蟲的特征是翅大多有斑,身體大多是灰色的,身體在停留的時候,與停留面保持壹定的角度,它大多在夜間活動;中華按蚊的幼蟲孳生在大型積水中,如水稻田、沼澤、蘆葦塘、緩流溝渠等地方。
庫蚊
第二大類是庫蚊,庫蚊成蟲的特征是翅大多無斑,體色是棕黃色,身體在停留的時候,往往與停留面保持平衡狀態,平行狀態,它的活動也大多在夜間;蚊科庫蚊亞科的壹屬。通稱庫蚊。廣布全世界,是蚊科的第二大屬,已知800余種和亞種。中國已知達70余種。幼蟲孳生於各類水體或容器積水中。它們是室內最常見的蚊子,壹般稱為家蚊。
伊蚊
第三大類是伊蚊,伊蚊成蟲的特征是翅沒有斑,身體大多是黑色的,而且有白斑,它因為喜歡白天活動,因此我們經常在室內,在陰涼的地方,白天經常有這類蚊子來襲擾,可能大家都會有印象,它的身體是黑色的,有白色的斑紋。白紋伊蚊,俗稱“花蚊子”,主要白天吸血,叮人兇猛,傳播登革熱,有“亞洲虎蚊”之稱。孳生在天然積水和小型容器中,如缸、罐、罐頭盒、花壇、竹筒、樹洞、飯盒、廢舊輪胎、盆景、堵塞的樓頂筧溝等處。花斑蚊不論黑夜白天都會叮人吸血。花斑蚊不僅兇惡,而且善飛。壹般蚊子飛程只有數十至數百米,最遠不超過1-2公裏,但花斑蚊能飛行5-7公裏,而且速度極快,還可以隨心所欲地做前後滾翻、俯沖、急轉彎、突然加速或減速等“高難動作”。埃及伊蚊是典型的嗜吸人血的“家蚊”,白天吸血,習性類似白紋伊蚊。喜歡在水缸及其他器皿裏產卵,孳生幼蟲。
【種群分布】
據信,在1.7億年前的侏羅紀就已經演化出蚊子的始祖。而最早的化石證據則發現於白堊紀的巖層當中。最初演化出蚊子的區域是在現今的南美洲,接著逐漸往北遷徒到勞亞古陸,接著再度往南遷徒到熱帶地區。蚊子的祖先大約有現存種類的三倍大,與幽蚊科(Chaoboridae)有密切的關系。
蚊子善於捕獲人體釋放的化學物質。借助於觸角中的70多種氣味和化學感受器,它們能夠從我們的呼氣和汗液中探測二氧化碳、1-辛烯-3-醇以及其他有機物質。這些感受器能夠在數百英尺外就探測到痕量化學物質,鎖定目標之後,它們便利用化學和視覺信號追蹤獵物。它們更喜歡攻擊穿深顏色衣服的人。 有的人捂得嚴嚴實實,有的人穿得很少,但蚊子還是會選擇前者作為攻擊目標。這是為什麽呢?壹些人釋放出更多氣味和化合物,很容易成為蚊子的獵物,其他人釋放的氣味和化合物很少,對蚊子沒什麽吸引力。血壓的存在導致血液快速進入蚊子胃部,壹些人認為血壓也會讓蚊子走向毀滅。如果收縮叮咬位置附近的肌肉或者拉伸皮膚,蚊子便無法拔出喙,妳的血壓最終會讓蚊子壹命嗚呼。絕大多數昆蟲學家認為這只是壹個傳說。為了制作“血液炸彈”,妳需要切斷蚊子負責傳送過飽信息的腹神經索。切斷之後,腹神經索無法通知大腦,胃已經吃飽了,因此蚊子會繼續吸血,直至將自己撐死。壹名研究人員發現,蚊子不知道自己是否吃飽,即使在內臟爆裂之後仍繼續吸血。並非所有蚊子都叮咬人類並吸食血液,也並非所有蚊子都傳播疾病,公蚊子便是這樣的“善類”。公蚊子完全以花蜜和其它植物液體為食。
成長
蚊子是屬於昆蟲。生活史可分成四個階段:
1.卵:
蚊子的卵根據種類的不同可能產在水面、水邊或水中三種不同的位置,水面上的如按蚊和家蚊,水邊的如伊蚊。按蚊和家蚊約在二天內孵化,而伊蚊則在三至五天。
2.幼蟲:
蚊子的幼蟲稱為孑孓。孑孓用吸管呼吸。身體細長,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遊動,以水中的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呼吸氣。如庫蚊(家蚊)的孑孓尾端具有1條長呼吸管,管端為呼吸器的開口,呼吸時,身體與水面成壹角度,使呼吸管垂直於水面,攝食有機物及微生物,口的刷毛會產生水流,流向嘴巴;按蚊(瘧蚊)無呼吸管,孑孓尾端的呼吸器開口於身體表面,呼吸時,身體與水面平行。
這個時期維持10~14天以後,孑孓經4次蛻皮後發育成蛹,由蛹再羽化為成蚊。
3.蛹:
蛹的形狀從側面看起來成豆點狀。不攝食,但可在水中遊動。靠第壹對呼吸角呼吸。經二天完全成熟。
4.成蟲:
新出生的蚊子在翅膀沒有硬(羽化)之前無法起飛。雄蚊在羽化後24小時之內其腹節第八節以後全部反轉180°完成交配姿勢。交配的動作因種類而有不同,有的黃昏時刻在田野廣曠或草地之處形成蚊柱作群舞。
蚊柱不壹定單純由壹種雄蚊聚集而成,往往有幾種不同蚊種集合而成。此時雌蚊見到群舞光景,就飛近蚊柱與同種雄蚊交配離去。交配通常需要10-25秒。雌蚊壹生只交配壹次,交配後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體,形成交配栓於雌性交配孔內,但逐漸溶解,約於24小時後完全消失。壹生只交配壹次,後其壹生(90多天後)產下的卵尚可受精。
習性
1.孳生習性:
蚊蟲都孳生於水中,不同性質的水質和積水類型孳生不同種類的蚊蟲。治理或改造孳生地是防蚊的治本措施。
2.吸血習性:
蚊子嗜血,其對血液的執著從未改變,不死不休。
蚊也是通過吸血傳播疾病的,了解蚊的吸血習性能察知其與疾病的關系。
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會吸血。雌蚊必須吸血其卵巢才能發育,繁衍後代。雌蚊多在羽化後2-3天開始吸血,溫度、濕度、光照等多種因素可影響蚊的吸血活動。氣溫在10°C以上時開始吸血;壹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庫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則愛吸家畜的血,但沒有嚴格的選擇性,因此蚊可傳播人獸共患病。
蚊子愛叮哪些人?蚊子對濕度、溫度、汗液都很敏感,所以常叮愛出汗的人。兒童的皮膚嬌嫩,新陳代謝活潑,皮膚上的毛孔揮發汗液快,常挨蚊子叮。還有如果妳穿上壹件黑色的衣服,正好合適於蚊子的視覺習慣。但是,蚊子對強氣流很敏感,夏天當妳搖扇乘涼時,蚊子難以接近妳。
3.棲息習性:
掌握蚊的棲息習性是制定滅蚊措施的依據。
蚊羽化後和吸血後均須尋找地方棲息,壹般講蚊喜歡在隱蔽、陰暗和通風不良的地方棲息,如屋內多在床下、櫃後、門後,墻縫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叢、山洞、地窖、橋洞、石縫等處。
據吸血後棲息習性不同把蚊分為以下三種:家棲型:如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半家棲型:如中華按蚊、日月潭按蚊等吸血後有些在室內,有些到室外棲息。野棲型:如大劣按蚊、白紋伊蚊等吸血後要飛到室外消化胃內的血液。
蚊子有些習性是不為人知的。它們喜歡等待,有時候在妳進入的房門上壹呆就是幾個鐘頭,只要妳將房門打開,它們就會迅速跟妳進入房內,再伺機咬人。它們是很少的不會走動的動物之壹,(它們不是不會走,而是懶得走,親眼見到蚊子滿桌子爬,蚊香熏的)。睡在同壹個床上的兩個人,將會有兩種被蚊子“處理”的結果,壹個沒有被咬壹口,壹個卻咬得遍體鱗傷,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不是妳的衛生不衛生決定,而是妳身體的壹些特征起主要作用(詳細見下)。蚊子壹般有辦法知道這個人“睡沒睡”,蚊子對於二氧化碳敏感,它們可以從我們深而長的呼吸判斷人睡著了。當然,即使人不睡著,蚊子也不會客氣的,狡猾的蚊子有時不會壹下子落在我們皮膚上而引起我們的警覺,它們還會落在附近,然後輕輕爬上來叮咬我們。通常在妳臥床看書時它很難叮妳壹口,壹旦妳行將入睡,它立馬就飛到妳的身邊來咬人了。蚊子咬人的速度與溫度有很大的關系,在攝氏37度以上時,它可以做到在0.1秒就將人叮咬“上口”,在攝氏27度以下時叮人的速度就大大降低,攝氏17度以下壹般不再咬人。
4.蚊子怎麽過冬
壹般蚊子每年4月開始出現,至8月中下旬達到活動高峰。秋天氣候變冷溫度降到10℃以下時,蚊子就會停止繁殖,大量死亡,有極少的蚊子會存活,它們在墻縫等可以避風避寒的地方,比如躲藏在室內較溫暖、且較隱蔽處,如衣櫃背後等。但會躲開較熱的地方,如暖氣等。這樣既可以躲過嚴冬,又可以降低新陳代謝速度,避免饑餓而死。有點兒像冬眠。
在室外,蚊子壹般躲藏在暖氣管道內等較溫暖處,第二年出現的蚊子更多的是卵孵化出來的……
壽命
蚊子的壽命,在自然條件下雄蚊交配後約7-10天死亡,但在實驗室可活到1至2個月。
雌蚊壹般可活1至2個月,在實驗室曾活到四個月。
蚊子(mosquito),屬於昆蟲綱雙翅目蚊科,全球約有3000種。是壹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除南極洲外各大陸皆有蚊子的分布。其中,以按蚊屬、伊蚊屬和庫蚊屬最為著名。
【形態特征】
昆蟲,身體和腳皆細長。蚊子是多細胞生物。大小隨種類不同,不過大部分小於15mm。體重約為2-2.5mg,壹條後腿僅重約0.25mg。蚊子有22顆牙齒。只有壹對翅膀,另壹對退化為平衡桿。飛行速度約為每小時1.5到2.5公裏,壹般蚊子飛行時每秒翅膀震動594次左右;這樣的振動,使我們在蚊子飛行時會聽到“嗡嗡”的聲音。口器為刺吸式,特化成細長的喙,大部分種類雌蚊的口器都適合刺吸血液。蚊體表覆蓋形狀及顏色不同的鱗片,使蚊體呈不同的顏色。這是鑒別蚊類的重要依據之壹的。翅脈上也有鱗片,翅後緣有緣鱗。多為夜行性動物。
頭部
似半球形,有復眼和觸角各1 對,喙1 支。觸角(Antenna)有15 節:第壹節稱柄節(Scape),第二節稱梗節(Torus),第三節以後各節均細長稱鞭節(Flagellum)。各鞭節輪生壹圈毛,雌蚊的輪毛短而稀,雄蚊的輪毛長而密。在雌蚊觸角上,除輪毛外,還有另壹類是短毛,分布在每壹鞭節上,這些短毛對空氣中化學物質的變化產生反應,對二氧化碳、乳酸等化合物和濕度尤其敏感,起尋找吸血對象作用的是短毛,而不是復眼。
胸部
分前胸、中胸和後胸,每胸節有足1 對,中胸有翅1 對,後胸有1 對平衡棒,中胸、後胸各有氣門
1 對。中胸特別發達,其背板幾乎占據全胸背,由前而後依次為盾片、小盾片及後背片。庫蚊和伊蚊的小盾片呈葉狀,緣毛在凸葉上,按蚊的小盾片後緣呈弧形,緣毛分布均勻。蚊翅窄長,膜質。翅脈簡單,縱脈(V)2
.4 .5 各分兩支(圖20-2),其余縱脈均不分支。翅脈上覆蓋鱗片,翅的後緣有較長的鱗片,稱翅繸。翅鱗可形成麻點、斑點或條紋,在按蚊的分類方面是壹重要依據。蚊足細長,分別稱前足、中足和後足。足上常有鱗片形成的黑白斑點和環紋,為蚊種分類特征之壹。
腹部
分11 節,第壹節不易查見;2~8 節明顯可見,有的蚊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種在其背面具有由淡色鱗片組成的淡色橫帶、縱條或斑;最末3
節變為外生殖器。雌蚊腹部末端有尾須壹對,雄蚊則為鉗狀的抱器,構造復雜,是鑒別蚊種的重要依據。
【內部特征】
消化系統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腸及肛門。胃是消化道的主要部分,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均在胃內進行。在前胸內有1
對唾腺,每壹唾腺分3 葉,每葉有壹小唾腺管,最後匯合成總唾腺管,通入舌內。唾腺管能分泌和貯存唾液。唾液中含有多種酶,例如能阻止被叮刺的人或動物的血液凝聚的抗血凝素(Anticoagulin
),破壞吸入的紅細胞的溶血素(Haemolysin )和使破壞的紅細胞凝集的凝集素(Agglutinin
)。
蚊喙為刺吸式口器, 是傳播病原體的重要構造。由上內唇(上唇咽)、舌各1 個,上、下顎各1
對,共同組成細長的針狀結構,包藏在鞘狀下唇之內。上內唇細長,腹面凹陷構成食物管的內壁,舌位於上內唇之下,和上顎共同把開放的底面封閉起來,組成食管,以吸取血液。舌的中央有壹條唾液管。上顎末端較寬如刀狀,其內側具細鋸齒,是蚊吸血時首先用以切割皮膚的工具。下顎末端較窄呈細刀狀,其末端具有粗鋸齒,是隨著皮膚切開以後,起鋸刺皮膚的功用。下唇的表面被覆鱗片,多呈暗色,其末端裂為二片,稱唇瓣(Labellae)。當雌蚊吸血時,針狀結構刺入皮膚,而唇瓣在皮膚外挾住所有刺吸器官,下唇則向後彎曲而留在皮外,具有保護與支持刺吸器的作用。但雄蚊的上、下顎已退化或幾乎消失,不能刺入皮膚,因而不適於吸血。在喙的兩旁有觸須(下顎須)1
對,為下顎的附肢。按蚊的雌、雄蚊觸須與喙等長,但雄蚊觸須的末兩節膨大而向外彎曲;庫蚊、伊蚊的雌蚊觸須比喙短,雄蚊的觸須則較緣長或等長(少數蚊種例外)。觸須是刺吸時的感覺器官。
生殖系統
雄蚊有睪丸1 對,自每壹睪丸發出的輸精管在遠端膨大為儲精囊,兩者會合成射精管。射精管遠端為陰莖,陰莖兩側有抱器。雌蚊有卵巢1
對,輸卵管在匯成總輸卵管前的膨大部稱壺腹,總輸卵管與陰道相連。在陰道的末端有受精囊(按蚊1 個,庫蚊和伊蚊3
個)和1 對副腺的開口,陰道則開口於第八、九腹節交界處的腹面。每個卵巢由幾十個至二百多個卵巢小管組成。每個卵巢小管包括3
個發育程度不同的卵泡囊(F0llice ),頂端的為增殖卵泡囊,中間為幼小卵泡囊,靠近輸卵管的為成卵卵泡囊。當成卵卵泡囊中的卵成熟排出後,幼小卵泡囊又發育為成卵卵泡囊,卵泡囊依次逐個發育成熟。每排出壹次卵,順卵巢小管上就留有1個膨大部。此外,呼吸系統中的微氣管在卵巢上的分布成卷成細密的絲狀,卵巢在妊娠後膨大,微氣管也因而伸直,故可鑒別雌蚊是否經產。
1、盜食種子,毀壞樹苗,危害林業。
2、挖掘田地,偷吃糧食,危害農業。
3、啃咬衣物、食品,傳播疾病。
4、在堤壩上打洞造成水災。
5、破壞財物:因老鼠要定期磨牙,所以會啃咬各種物體。
6、汙染環境:如田鼠會破壞莊稼,傳播鼠細菌等。
7、傳播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斑疹傷寒、蜱性回歸熱等57種。
8、擾人安寧。
老鼠是很多疾病的貯存宿主或媒介,已知老鼠對人類傳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斑疹傷寒、蜱性回歸熱等57種。
【疾病傳播】
傳播途徑
1、鼠體外寄生蟲作媒介,通過叮咬人體吸血時,將病源體傳染給人;
2、體內帶致病微生物的鼠,通過鼠的活動或糞便汙染了食物或水源,造成人類食後發病;
3、老鼠直接咬人或病源體通過外傷侵入而引起感染。
疾病癥狀
1、鼠疫:臨床主要表現為高熱、淋巴結腫痛、出血傾向、肺部特殊炎癥等。
2、出血熱癥狀:大多經過7~21天潛伏期後突然發病,病情急、進展快、癥狀重。起病就發燒,體溫急劇上升到39℃或更高。同時,表現有頭疼、眼眶疼、腰疼,稱之為“三疼”;還表現有面部、頸部、上胸部潮紅充血,稱之為“三紅”。另外,發病後在口腔上腭、咽部可見有出血點,在腋部可見有線條狀出血點連線。
3、斑疹傷寒癥狀:多以急性起病,持續發熱及頭痛為主,體溫多在39~40℃(占72.10%),伴全身關節及肌肉疼痛、咳嗽等癥狀。主要體征有面部充血、皮疹、咽部充血及肝脾腫大等。
警覺性高
憑嗅覺就知道哪裏有什麽,夜間出來活動,白天藏匿2、智商高:非常靈活且狡猾,怕人,活動鬼鬼祟祟,出洞時兩只前爪在洞邊壹爬,左瞧右看,確感安全方才出洞;它喜歡在窩—食物—水源之間建立
固定路線,以避免危險;略有動靜或者變化,立即會引起它的警覺,不敢向前,經反復熟悉後方敢向前;老鼠具有很強的記憶性和拒食性,如果受過襲擊,它會長時間回避此地。
視力差
近視眼,觸須就是“導盲棒”,喜歡沿著墻沿奔跑。
鉆洞本領
常在墻旭旯裏、牲口圈、倉庫夥房處打洞築窩。
善攀爬
非常靈活,善於攀爬,能夠在樹木或電線上快速爬行。食物:老鼠的食性很雜,愛吃的東西很多,幾乎人們吃的東西它都吃,酸、甜、苦、辣全不怕,但最愛吃的是谷物類、瓜子、花生和油炸食品。並且據考察,壹只成年老鼠壹次還能吃掉二兩蠍子,真是大膽。壹只老鼠壹年大約可吃掉9kg糧食。老鼠極易適應人類的生活環境,因此成為主要有害動物。老鼠常出沒於下水道、廁所、廚房、雜物堆、垃圾堆放處等處,在帶菌場所與幹凈場所來回行動,經由鼠腳、體毛及胃攜帶物來傳播病原菌。
小鼠成熟早,繁殖力強,壽命1~3年。新生仔鼠周身無毛,通體肉紅,兩眼不睜,兩耳粘貼在皮膚上。壹周開始爬行,12天睜眼。
除了人類以外,老鼠是哺乳類中繁殖最迅速且最成功的。以經常在人類生活地區活動的壹種家鼠以為例:每年可懷胎多達八次,每胎可誕幼鼠四至七只。除了消耗或汙染食物外,老鼠性喜磨牙,故因老鼠咬而遭破壞的包裝材料或建築設備頗為可觀,據統計美國有四分之壹原因不明的火災,可能是由老鼠咬損電線所引起。
世界約有1700多種鼠類…在我國,有鼠類約170多種,我國南方主要鼠種有33種。
1、大家鼠(褐家鼠):毛色灰,喜歡在墻根、墻角打洞,壹般體重300g左右,大的有900g重。
2、小家鼠(小耗子):毛色灰,個體較小,除墻根做窩外,經常與人作伴,重大約20~30g。
3、還有屋頂鼠、大倉鼠、黃毛鼠等。
4、黃胸鼠:體形比褐家鼠小,—般體重100~300g,尾長耳大,尾長超過體長。
5、黑線倉鼠:小倉鼠、花背倉鼠、搬倉腮鼠或紋背倉鼠,屬於嚙齒目,倉鼠科。
此外,還有—種食蟲小獸,叫臭鼩鼱,俗稱臭鼠。它不屬鼠類,對人類危害很少,需與鼠類區別。還有壹種叫地鼠。
褐家鼠
別稱:溝鼠、大家鼠或挪威鼠。屬於嚙齒目,鼠科。是最常見的和危害最大的壹種家鼠。
生活習性:棲息地非常廣泛,主要棲息於住宅墻根屋角、廚房、畜圈、廁所、垃圾堆、下水道以及隨著季節和作物的成長遷居到附近的耕地、菜地、溝邊、路旁、河堤上。其掘土挖洞能力強。活動多在夜間,每夜外出吃食兩次。壹次在天剛黑後,壹次在黎明前,行動敏捷,視覺差,但聽覺、嗅覺和觸覺都很靈敏。攀登能力較差,行動時多沿墻根壁角。記憶力較好,警惕性高,在活動期間遇到驚擾,立即隱避。對環境的變更很敏感,遇新出現物體(即使是食物)常回避壹段時間。繁殖力特強,如食物條件豐富,壹年四季均可繁殖,壹般年產6-8胎,每胎產仔鼠7-10只。幼鼠3-4個月後又可進行繁殖,食料充足差不多能1月1次。壽命約1-2年。性情粗暴,常因爭食和求偶而打鬥。
分 布:很廣,屬於世界性分布的鼠類,凡是有人類居住的場所幾乎都有它的蹤跡,往往可以隨各種交通工具而擴散。我國各省、市自治區均有分布,是危害最大的壹種家鼠。據傳該鼠數量最多,約占全球鼠類的三分之壹。
黑線倉鼠
別稱:小倉鼠、花背倉鼠、搬倉腮鼠或紋背倉鼠,屬於嚙齒目,倉鼠科。成年鼠壹般體長10厘米左右。
生活習性:棲於草原、半荒漠、農田、山坡等處,偶爾進入室內。喜獨居。日夜都活動,清晨和黃昏活動最為頻繁。活動範圍較小,多在數10米以內。沒有冬眠習慣,但冬季較少出洞。
主要靠嘴內左右各壹頰囊搬運糧食貯入洞內越冬。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壹年四季均能繁殖。每年4-5月、8-9月各有壹個繁殖高峰;壹般每年4-5胎,每胎產仔鼠5-8只。
分布:以平原和低山區為主,主要分布在山東、山西、安徽、河南、陜西、河北、甘肅、黑龍江、遼寧、吉林等省。
黑線姬鼠
別稱:田姬鼠,屬於嚙齒目,鼠科。成年鼠壹般體長10厘米左右,體重100克左右。外形和小家鼠很相似。它有壹明顯的特征,就是背部中央有壹黑色的條紋,從兩耳之間壹直延伸到尾基,有少數地區的黑紋不太明顯甚或無此紋。背部和其他部位毛呈棕褐色、淺棕或略帶棕紅色。夏毛深於冬毛。腹毛及四肢內側毛灰白色。頭長、耳短,向前折不能達到眼部。前足掌中央的二個肉墊較小,後足跖部短。尾短於體長,上面近黑色,下面白色,毛短可見鱗環裸露。
生活習性:廣泛生活於平原、丘陵、山地、湖窪,以平原農業區較多,有些草原森林邊緣和采伐地也能見到。喜棲居於向陽潮濕、近水的旱田、田埂、堤邊、土丘、雜草叢及柴草垛中。主要在夜間活動,清晨和黃昏活動最為頻繁。沒有冬眠習慣,可隨自然條件和食物來源而遷移。
分 布:從平原到山區,從農田到林區都有。主要分布在安徽、山東、山西、河南、江蘇、江西、浙江、河北、四川、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
小家鼠
別 稱:小鼠、鼢鼠或小耗子,屬於嚙齒目,鼠科。成年鼠壹般體長7厘米左右,體重15-20克。鼻尖而短,耳殼亦不長,耳向前折不能達到眼部。上頜門齒,從側面看,有壹明顯缺刻。背毛呈灰褐色和黑灰色,腹毛灰黃色或灰白色。也間有棕色、純白色出現。尾尖細,略短於體長。
生活習性:棲息於住宅、廚房、倉庫、櫃廚、箱盒、抽屜、地板或雜物堆中,在野外多居住在農田的田埂上,或居住區附近的柴草堆內。成鼠常獨居,僅在交尾階段或哺乳期可見壹洞數鼠。該鼠晝夜都活動,最活躍的時間是晚上,多在地面沿墻根和家具旁邊行動。奔跑迅速,攀登能力強。在開春後部分小家鼠遷居野外,秋末再逐漸遷回住宅區。體形小,可隨家具、雜物和交通工具等遷入遠處。繁殖能力很強,在生活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壹年四季均可繁殖。
分 布:世界性分布的壹種家棲鼠。在我國各省、市、自治區城鄉均有發現。危害農林業、食品和衣物等十分嚴重,是城市、農村防治的主要對象。
還有名字上沒有‘鼠’字的鼠類,例如荷蘭豬,雖然名字是豬,但確實是鼠類,也叫豚鼠.
老鼠是哺乳綱、嚙齒目、鼠科嚙齒類動物。其主要特點是身體呈錐形、無犬齒、門齒與前臼齒或臼齒間有間隙、門齒發達、無齒根、終生生長、常見嚙物以磨短;行動迅速;以植物為主食,也有的為雜食性;種類多。老鼠是壹種嚙齒動物,體形有大有小。老鼠種類多,全世界現有450多種。老鼠是現存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壹,它們生命力旺盛、數量繁多並且繁殖速度極快,適應能力很強,幾乎什麽都吃,在什麽地方都能住。老鼠會打洞、上樹、會爬山、涉水,而且危害農林、草原;盜吃糧食,破壞貯藏物、建築物等,並能傳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等病源,對人類危害極大。
此外,蟑螂尚可人工感染導致亞洲霍亂、肺炎、白喉、鼻疽、炭疽以及結核等病的細菌。
蟑螂可攜帶蛔蟲、十二指腸鉤口線蟲、牛肉絳蟲、繞蟲、鞭蟲等多種的蠕蟲卵。它們還可以作為念珠棘蟲、短膜殼絳蟲、瘤筒等多種線蟲的中間寄主。
蟑螂也可以攜帶多種原蟲,其中有4種對人或動物有致病性,如痢疾阿米馬、腸賈第蟲等。
實驗研究已確證,蟑螂能攜帶,保持並排出病毒,包括柯薩奇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等。
蟑螂也可攜帶真菌。我國在江蘇南京和南通,也曾在室內捕獲的蟑螂體內分離出多種真菌,包括大量黃黴曲病菌。
雖然蟑螂攜帶多種病原體,但壹般認為病原體在它們體內不能繁殖,屬於機械性傳播媒介。然而由於它們的侵害面廣、食性雜,即可在垃圾、廁所、盥洗室等場所活動,又可在食品上取食,因而它們引起腸道病和寄生蟲卵的傳播不容忽視。此外蟑螂體液和糞便引起過敏的事例也有報道。
再者,工廠產品、店中商品以及家中食物等都可因蟑螂咬食各汙損造成經濟損失。偶而也有因蟑螂侵害而導致通訊設備、電腦等故障,造成事故。國外有人稱蟑螂為“電腦害蟲”。
不同地區蟑螂的季節消長略有所不同。上海和江、浙地區,黑胸大蠊是居民家的優勢種群。在4月中旬開始見活動,隨著氣溫逐月上升,活動增強、密度明顯上升,7-9月為活動盛期,8月為密度高峰。從10月起,隨氣溫下降而活動減弱,12月到翌年3月為越冬期。這壹地區美洲大蠊季節消長與黑胸大蠊基本相同。
南方地區的福建、廣西因受亞熱帶氣候影響,室內終年有蟑螂活動,但還有明顯的消長規律:褐斑大蠊和澳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洲大蠊都在6月為高峰期。南寧市美洲大蠊在6月和8月呈雙峰型。
東北地區的日本大蠊壹般於4月上旬開始活動,5月密度明顯上升,6月出現高峰;7月中旬密度有所下降,到8月又出現第二高峰,9月又見下降,10月下旬活動明顯減弱,進入越冬期。季節消長曲線呈雙峰型。
蟑螂晝伏夜出,表現出明顯的晝夜活動節律。據觀察,德國小蠊從19點開始活動,21—22點為活動高峰,在次晨2點出現小高峰,5點消失。黑胸大蠊自19點開始活動,20點即現高峰,到23點和次晨2點又會出現2個小峰,晨4點活動終止。
據觀察,在12小時晝夜交替環境中美洲大蠊的活動情況,可以分為6個時期。
第1期:在黑暗開始前,活動水平開始上升。
第2期:黑暗開始後,活動明顯增加。
第3期:活動高峰期,歷時2—3小時。
第4期:活動水平突然下降。
第5期:在黑暗的後半期,活動保持低水平。
蟑螂
第6期:在天亮後5小時,或仍有低水平活動,或完全處於休息狀態。
此外,德國小蠊雖然主要也是夜間活動的昆蟲,但晚上開燈,有時也不會使它們立即逃跑,甚而在明亮燈光下或白晝,也可以看到它們在桌面、墻上等處爬行。
蟑螂的擴散有兩種方式,即主動擴散和被動擴散。
1.主動擴散
蟑螂的主動擴散是通過它們的爬行或滑翔而散布到不同場所。它們的這項活動主要是為了尋找適宜的棲息環境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和必要的生活條件,包括溫度、濕度、食物以及隱蔽場所等。例如在室溫低的情況下,蟑螂多移居到靠近爐竈周圍的縫隙,或聚集到暖氣溝中等溫暖的環境。在酷暑高溫季節,在南方地區,它們可作遠距離的滑翔,躲在較陰涼的場所棲息,以避免過高的溫度。
蟑螂常為了獲取水分和適宜濕度而有趨濕性的活動,所以到了夜晚,它們往往爬到水槽裏,群集在茶水桶周圍,或停息在水管上。
室內蟑螂可以通過墻洞以及門、窗縫隙擴散到周圍鄰居,雖然擴散的範圍不大。在溫暖地區,它們可遷居室外,已如上述。
蟑螂很少發生大量遷移,只在環境條件發生突然變化,如洪水泛濫時,可見成群的美洲大蠊從下水道遷移,分別尋找適宜的新處所。
2.被動擴散
蟑螂的廣泛分布,有的種類遍布全球,這是它們被動擴散的結果。在當今交通日益發達,運輸更加頻繁的時代,這種擴散方式尤其突出。
火車受蟑螂的侵害極其嚴重。臥鋪車廂的侵害率可高達40%,餐車更高。旅客隨身攜帶的包裹、行李和其他物件以及托運的貨物可能把蟑螂帶上火車。反之,火車上的蟑螂也可能被旅客和貨物帶到各地。飛機通常攜帶蟑螂較少,但也有發現。飛機上的蟑螂,和遠洋輪船壹樣,可造成國際間的擴散。
蟑螂是雜食性昆蟲,食物種類非常廣泛。各類食品,包括面包、米飯、糕點、葷素熟食品、瓜果以及飲料等等,尤其喜食香、甜、油的面制食品。蟑螂有嗜食油脂的習性,在各種植物油中,香麻油對它們最有引誘力,所以有些地方稱它們為“偷油婆”。在食糖中,紅糖、飴糖對它們的引誘力最強。
除了喜愛各類食品外,蟑螂也常咬食其他物品,例如在住房、倉庫、貯藏室等處,它們可啃食棉毛制品、皮革制品、紙張、書籍、肥皂等等。在室外垃圾堆、陰溝和廁所等場所,它們又以腐敗的有機物為食,甚而啃咬死動物。
但是不同種類的蟑螂,食性也有壹定的差別。例如德國小蠊愛吃發酵的食品和飲料,美洲大蠊喜食腐敗的有機物,而澳洲大蠊卻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等等。
正是由於蟑螂到處爬行,無所不吃,它們沾染和吞入了很多病原體,再加上它們邊吃邊拉的惡習,成為壹些病原體的機械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性傳播者。
水對蟑螂的生存比食物更為重要。蟑螂能耐饑而不耐渴。如表2-3所示,美洲大蠊在只給幹食不給水的情況下,雌蟲只能存活40天,雄蟲只能存活27天。反之,如果有水無食,則雌蟲能存活90天,雄蟲能存活43天。
當處於惡劣的環境條件下,無食又無水時,蟑螂間會發生互相殘食的現象,大吃小,強吃弱,特別是剛剛蛻皮的蟲子,不能動彈,表皮又嫩,就成了競相爭食的獵物。
【成長的幾個階段】
蟑螂是漸變態的昆蟲,整個生活史包括卵、若蟲或成蟲3個時期。
1:蟑螂是如何交配和產卵
雌雄成蟲在羽化後的壹周左右就能進行交配。雄蟲壹生能交配多次,但雌蟲僅交配1次或2次,1次交配就可使它終生產出受精卵。
雌蟲產卵在特殊的膠質囊內,形成卵鞘(卵莢)。卵鞘由雌蟲分泌物生成,光滑,質較堅硬,具有防水功能,可保護其內胚胎的發育。卵鞘的形狀、雌蟲壹生所產卵鞘數量以及其中所含卵數因種類而不同,就是同壹種蟑螂也可因環境條件和營養狀況而有所差別。
未經交配的雌蟲,也能產生卵鞘,但壹般不能孵出若蟲。而美洲大蠊和蔗蠊等個別種類有孤雌生殖現象,即雌蟲未經交配可產生能育的卵。
蟑螂
蟑螂產置卵鞘的行為因種類而不同,室內的蟑螂主要有3種方式。
A:雌蟲在產出卵鞘後1-2天,選擇比較隱蔽的場所,先在物體表面咬成凹陷,將卵鞘產在其中,再用粘性唾液拌和咬碎的木屑或紙片等碎末把卵鞘蓋住。它們有時就用唾液直接把卵鞘粘在棲息場所,如櫥、木(紙)箱及桌子的角落或雜物堆中。這類卵鞘含有足量的營養物質,滿足胚胎發育的需要。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等的產置卵鞘方式屬於這壹類型。
B:雌蟲產出卵鞘後,壹直拖帶在腹端,並不產下,直到若蟲將從卵鞘出時,才從母體脫落。卵中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不斷從母體獲得所需的水分和養分,加上卵鞘由母蟲攜帶,因而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護。如果卵鞘早期脫落,其中的卵就不能孵化。德國小蠊的產卵方式屬於這壹類型。
C:雌蟲先產出壁薄而柔軟的卵鞘,產卵在其中。產卵完成後,卵鞘又收縮進體內的“育室”中,壹直保持到若蟲孵出。這是蟑螂卵胎生的壹種形成。蔗蠊的產卵方式屬於這壹類型。
蟑螂的繁殖是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相結合。壹只成熟的雌蟑螂每隔 7 — 10 天即可產出壹只含有
14 — 40 粒卵的卵鞘,其卵鞘為膠質體, 20 ℃ -37 ℃之間孵化。溫度越高,孵化時間越短,在
30 ℃恒溫時,只需 20-30 天,而長的可超過三個月,壹只雌蟑螂壹年可繁殖近萬只後代,最多可達十萬只,在極端條件下沒有雄蟑螂時,雌蟑螂也能產卵。也就是說,很多雌蟑螂交配壹次以後,就會雌雄同體,不需交配,便可連續產卵。
2:蟑螂的卵期
卵呈窄長形,乳白色,半透明,在卵鞘中排成整齊的兩列。胚胎頭向孔縫。孵化時,若蟲向上頂,使閉合的卵鞘縫裂開而逸出。
卵鞘中含卵數因種類而不同,即同壹種蟑螂卵鞘中的卵數也可因環境條件以及產卵次數而在所差異,少則幾粒,多則達50多粒。
卵鞘在溫度25℃,相對溫度60~80%條件下,卵期約28~90天。
3:蟑螂的若蟲期
剛從卵鞘孵出的若蟲都聚集在卵鞘周圍,呈白色,以後顏色逐漸變深,並散開活動,若蟲形狀類似成蟲,只是蟲體小,無翅,性器官未成熟。若蟲發育緩慢。必須經歷多次蛻皮,逐漸長大,觸角和尾須節數也隨齡期而增長。若蟲最後壹次蛻皮後,長出翅膀、羽化為成蟲。剛蛻皮的若蟲和剛羽化的成蟲也呈白色,以後顏色逐漸變深,因而在壹個種群中,可見壹種蟑螂也可因環境條件而變化。若蟲期較長,壹般歷時約30~450天。若蟲在喪失附肢或損傷觸角之後,可經蛻皮在下壹齡重又再生。這類損傷再生也會增加蛻皮的次數。
4:蟑螂的成蟲期
雌雄兩性成蟲可憑他們的外部形態很容易區分:
A:雄蟑螂的尾端具有兩對附器,1對為分節狀尾須,還長有1對細小的針突(腹刺);雌蟑螂尾端只有1對附器,即尾須,無針突。
B:雄蟑螂的體形壹般都比較瘦小、細長、而雌蟲螂則肥厚,寬大。
C:在少數種類中,雄蟑螂的翅發達,伸及尾端,但雌蟑螂的翅僅覆蓋到腹部的前半部,或無翅。
蟑螂生活史的特點之壹是周期長。以周期最短的德國小蠊而論,壹般完成壹個世代也需2個多月,最長的美洲大蠊等歷時1年有余。生活史的長短不僅因種類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而異,而且因不同溫度、營養等條件而不同。
成蟲壽命也較長,德國小蠊最短約為100天左右,壽命最長的美洲大蠊可存活1年之久。壽命長短也同樣因種類以及環境條件而不同。
蟑螂的生活史周期長,它們的壽命也長。因此,壹只受精的雌蟑螂壹生所生產的卵鞘量也多,美洲大蠊最多可產50多個,所以蟑螂的繁殖力很強。
五種蟑螂壹個世代所需時間(天)
種類 | 卵期 | 若蟲期 | 產卵前期 | 共需 |
澳洲大蠊 | 47.26 | 311.79 | 19.58 | 378.63 |
褐斑大蠊 | 45.04 | 246.18 | 14.92 | 306.14 |
黑胸大蠊 | 46.08 | 312.35 | 15.00 | 373.43 |
日本大蠊 | 33.50 | 184.00 | 9.80 | 227.30 |
德國小蠊 | 17.90 | 40-84 | 7-8 | 64.9-109.9 |
【習性】
蟑螂喜歡選擇溫暖、潮濕、食物豐富和多縫隙的場所棲居,這就是它們孳生所需要的4個基本條件。凡是有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人生活和居住的建築物內,壹般都具有這些條件,所以蟑螂就成了侵害千家萬戶的衛生害蟲。
喜暖愛潮是蟑螂的重要習性。不難發現,不管在飯店、家庭,還是在火車、輪船上,廚房總是侵害最嚴重的場所。就是在廚房,它們壹般也喜歡棲居在靠近爐竈、水池的地方。
喜暗怕光,晝伏夜出,這也是蟑螂的重要習性。白天它們都隱藏在陰暗避光的場所,如室內的家具、墻壁的縫隙、洞穴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中和角落、雜物堆中。壹到夜晚,特別在燈閉人睡之後才出外活動,或覓食,或尋求配偶。因而,在壹天24小時中,約有75%的時間都是處於休息狀態。
蟑螂體扁,適於鉆縫藏洞,可以躲進很窄小的縫洞中。例如德國小蠊的成蟲和若蟲可躲進僅1.6毫米的縫隙,懷卵的雌蟲也可在4.5毫米寬的縫隙中棲居。它們在縫隙中棲息時,足緊貼著身體,尾須平伸或與支撐面接觸,觸角常伸向外面,不時揮動,保持警戒狀態。
不同種類的棲息場所有所差異。德國小蠊多見於各類縫隙中,如管道周圍、墻縫、護墻板等的縫隙和地板之間的裂縫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中。美洲大蠊亦喜棲息於大的洞孔,偏愛濕熱的環境,例如釀造廠發酵車間、豆制品加工場等,也常在陰井、下水道、地下室等處群居。黑胸大蠊多見於碗菜櫃、桌子和水池底下角落等處。
在冬天,它們多集居於廚房,緊挨爐竈和暖氣片等熱源附近棲居和活動。到了盛夏高溫季節,廚房溫度過高,它們分散遷移到別處,因而廚房的蟑螂密度反降低,但分布擴大。
蟑螂還有群居的習性。常可發現在壹個棲息點上,總是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幾百個聚集在壹起,這主要是由於信息素成人网,黑人专区第1页影院,chengrendianying的誘集作用。蟑螂的成蟲和若蟲都能分泌壹種“聚集信息素”,它由直腸墊所分泌,可隨糞便排出體外。在蟑螂棲居的地方,常可見它們糞便形成的棕褐色糞跡斑點,糞跡越多,蟑螂聚集也越多。由此[1]可見,在蟑螂防治中,搞好衛生、清除蟑跡是壹項重要的措施。